孝字,从老,从子,是中国古代协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一种伦理思想。《尔雅》中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古人还认为:孝,顺也。也就是说无违于父母。这一点在《二十四孝》中推向了极致。以至于让后来的人甚至望孝生畏。
其实孝是一种很自然的情感。父母对子女有生养之恩,在这个过程中由血至亲,我们不能单从回报这个理念上来看待这个问题。孝应该是发乎心,现于形的。人们常说乌鸦反哺,狐死首丘,意思是说禽兽尚且如此,我们自然要高于禽兽。这个台阶在哪里?就是孝。以现在的观点来看,孝就是和谐的天伦之乐,问题是古人把它僵化了。我觉得孔子的一段话道出了孝的真义,他是这样说的:“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也就是说他把“敬”看作是孝之本。今天来看,仍有其普遍意义。
敬事父母有多重含义,父母走过的桥,吃过的盐都比我们多,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是到不了年龄即使踮着脚尖也碰不到的,比如说阅历。人们常说的隔阂,表面上是观念的冲突,其实就是不同的阅历造成的。书上言,听人语,都是镜花水月,非得我们身临其境,跋过这山涉过这水才能体味。所以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柴静写过一篇文章《没有深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谈人生》,从父母身体里穿膛而过的风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洗耳恭听会让我们少走许多弯路。当然风雨淬厉彩虹,适当的坎坷有助于孩子的成长,悬崖呢?这就需要父母的提醒了。俗谚:“家有老,是个宝。”宝在什么地方?就在于他是个富矿,挖掘不尽。
年轻人未免愤青,愤青是他的希望所系。遨游九天的风筝都会有一种错觉,好像自己能够飞起来都是凭已之力,殊不知离开了那根细若游丝的线,他就是一架折翼的飞机。父母对子女的爱,小时候是道风雨墙,大了则是关注的目光,你跌倒了,加倍痛在父母的心上。千里,万里,你也可以顺着这条丝线回到父母身边,你会发现父母的怀抱依然是个枕头。年青人总以为成熟就是离开这个家,振羽蹁跹。其实真正的成熟却是对家的回归,扑向它,用爱填满它。
我们对孝的理解不能偏狭,今天的年青人已经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和尚敲木鱼守着一座枯庙,“父母在,不远游”也值得商榷。他们的事业总是在远方。其实孝也是一枚硬币,有两个面。我们说父慈子孝,就是这个双重关系。父母与子女都能够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就会和睦。相反,父母总是希望把孩子禁锢在自己身边,子女总想掏干父母,这个关系肯定就僵了。这里说“敬”字很重要是说其实父母也是弱势群体,瞬息万变的世界已经让他们无法理解。在他们的内心不可避免地产生被抛弃的感觉。只是他们用家庭的堡垒把它隔绝在外而已。假如我们再把这种冲突带到家庭里来,就等于示威、否定他们。这对父母而言,情何以堪!当然,勺子碰锅沿在所难免。孟子说:“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就是这个道理。但是以“敬”为先,我们就会暗了锋芒。你就会成为他们与这个世界的纽带,即使他们不懂不理解,也会以你为傲。甚至于降尊纡贵向你求教。
对于父母而言,孝,不仅仅是一口饭。一口饭可以活命,但他们最大的需求来自于精神层面。在伊拉克孤儿院,一个孩子在地上用粉笔画了一个妈妈的形象,然后他躺下来,以此体会母亲的怀抱。其实父母对孩子的依恋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他们的表达没有这么直接而已。中国以家为重,所以才有了春运这道独特的风景线。对于父母来说,常常是便捷的电话与视频都远水解不了近渴,我们不妨换个方式,因为父母的时间相对充裕,我们可以让父母提前出发到儿女所在的城市去,这样既可以团聚,又可以体会一下儿女的生活,多一份宽容与理解。而子女亦不必总是心怀愧疚在外打拼了。
每个人都是繁衍生息的一环,为人儿女,然后为人父母,就像滔滔的小河奔波欢畅。“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孝对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人说:母亲是一点点变老的,父亲是一下子变老的。趁他们还健在,让我们谱一曲孝亲之歌,飞驰华夏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