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咨询~
武隆旅游客服 武隆旅游客服
当前位置: 首页 > 武隆资讯 > 正文

武隆:满城绿色入眼来

文章来源: 武隆日报      作者:匿名     时间:2021-08-11 09:09:37    
摘要: 结合生态建设,靠山引绿;结合道路建设,以路带绿;结合棚户改造,辟地增绿……不少市民发现,在通往绿色宜居之城的道路上,武隆正发生着质的改变。

   这几年我们的城市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绿,是最直观的感受。

  结合生态建设,靠山引绿;结合道路建设,以路带绿;结合棚户改造,辟地增绿……不少市民发现,在通往绿色宜居之城的道路上,武隆正发生着质的改变。

  近年来,我区严守环境底线、生态红线,加强“两江四山”保护,开展“无废城市”试点,生态保护全面加强。同时,我区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守护好世界自然遗产地和自然保护地,森林覆盖率达64%,成为首批38个中国森林氧吧之一。“两山”实践创成品牌,构建起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特色农业为主的生态产业体系,成功举办两届绿色发展实践论坛,成为全国少有、重庆唯一同时获得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命名的区县,绿色发展开创出新局面。

  1 环境在变 “城市绿肺”沁人心

  “今天天气好,去龙山公园走走。”天气晴好的时候,武隆市民总能收到朋友的邀约,相约去龙山公园呼吸新鲜空气、感受绿树撑起的大伞、赏山间开放的桃花、李花、海棠花……

龙山公园

  多年以前,龙山公园并不是现在的样子,杂乱无章的树林里,没人愿意去。当时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桃花山水无桃花,乱林杂草是旮旯。”

  2017年建成的龙山公园,栽种了香樟、桉树、桃树、李树等树种,几年发展下来,曾经杂乱无章的坡坡“绿海”环抱,成了城市的“绿肺”,一年四季满目苍翠,城周森林覆盖率也随之提高了不少。晴好的天气里,龙山公园里打太极拳的、练声的、跑步的随处可见,成了市民休闲养生的好去处。

  一江之隔的凤山街道凤山村,几个孩童正在“沙滩池”里玩得不亦乐乎。“公园里鸟语花香,每天一早一晚都忍不住要出来活动活动,和老伙计们散散步啊,跳跳舞啊,生活多惬意啊。”市民周阿姨乐呵呵地说,城市绿化提质,既提高了城市品位,也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品质。

  据了解,我区在城市绿化布景、园林增绿提质等方面做足“园林城市”文章,着力打造出门见绿、四季有花的生态文明宜居城市,先后完成了人民广场、南滨广场、北滨广场等“园、场、带”绿化提质改造建设,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0%,做到了绿随路延、景随季变,满足了广大市民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绿色需求。”

  据介绍,近年来,我区始终以生态建设为本,造林与造景相结合,不断植树添绿增景。城周荒坡之地已经实现蝶变,城区周边内森林屏障正在加快建设。如今,我区森林覆盖率突破64%,先后申建了包括凤山公园、龙山公园的一系列森林公园及城市公园,并在高速路、白马山、仙女山旅游景区通道打造景观林带,种植各类绿化树种数十万株,实现市民开窗见绿。

白马贡茶园

  2 村庄在变 诗意山水迎客来

  4月5日,清明小长假最后一天,白马镇板桥村泥妞农家乐老板戴会平一大早就忙碌了起来。“中午有8桌客人订了位子要来吃饭,都是到附近踏青玩耍的游客。这两年,我们这里是越来越热闹了。”

  山清水秀的白马镇板桥村在海拔900至1400米的山间,因为地处山区,发展相对滞后,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在家里就剩老人和小孩。

  “土地没人种,经济价值没有、生态价值也没有。”近年来,板桥村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在围着村子的撂荒地上种起各种经济作物。不仅如此,该村又毗邻武隆著名的避暑纳凉地——白马天尺情缘景区,板桥村在多年前便决定依托生态、区位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如此,为了留住客人,村民房前屋后、村内大小道路旁、小溪旁都种上了不同的树木,环境变美了,村民们开办农家乐,吃起了旅游饭。

  “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这是我来到板桥村的感受。”游客李峰如此评价。四面八方的游客齐聚这里都只有一个目的,呼吸新鲜空气,感受这里的自然风光。环境的改变让这个昔日偏远贫穷的小村庄热闹起来,如今到了夏天,板桥村各家各户都会住满前来消暑纳凉的游客。

  国土绿化改变了生活的乡村,远不止板桥村一个。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我区以“景区添彩、林间着色、林下促收”为抓手,突出江河沿岸、交通沿线、乡村旅游等重点区域和重要节点,通过实施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人居环境绿化美化等,累计完成各类营造林任务63万亩。同时,结合脱贫攻坚、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着力打造绿色新村、森林人家等绿色细胞,创建绿色示范村庄23处。同时,紧扣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围绕多品种、规模化、高品质思路,结合“2+6+N”山地特色效益农业体系,实施梯度差异发展,打造“高山干果+中山竹笋+低山桃李”优质特色林果25万余亩,林产品年产值达1.6亿元,既突出森林生态效益又兼顾林农经济效益。

  3 村民在变 家门口就业稳增收

  “品质好,甜度高,口感清脆。”文复苗族土家族乡宣传委员李维锋这样形容当地的“甜柿”。也正是这甜甜的柿子带领当地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让村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甜。

  李树群是文复乡西山村村民,早年间他身患重病,为了治病欠下了不少外债,生活一度过得很困难。

  2002年,在退耕还林大背景下,文复苗族土家族乡引进甜柿种植。也就是在这时,李树群的人生转折点来了。

文复甜柿

  “甜柿”的种植引进计划一推出,李树群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于是卖掉了家里的猪,找亲戚朋友帮忙贷款,一共凑了近6000元,买了近17亩地的树苗,准备大干一场。种植之初,因缺乏技术、管理不当,李树群损失惨重。但李树群不服输,积极跟专家学习技术,又反复思考、积累经验,逐渐地,普通的种植问题已经难不倒他了,李树群成了文复乡在甜柿产业上的乡土人才。

  李树群的甜柿种得好,也卖得好,但他没有满足于现状,还想继续发挥在甜柿种植上的优势,出技术、出指导,动员周边还未种植甜柿的农户加入到甜柿种植的队伍中来,扩大甜柿种植规模。如今,武隆区文复乡甜柿已是小有名气,2019和2020年连续两年实现甜柿购销两旺。

  为了让文复甜柿一直甜下去,李树群还在不断思考。他计划与村民协商,将村里的闲置房利用起来,以乡村旅游为载体,依托甜柿采摘,打造一个集食宿、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农家大院。

  目前,文复乡甜柿占地面积5000余亩,挂果接近2000亩。据了解,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乡党委政府把甜柿产业作为脱贫产业重点打造,帮助柿农新修产业公路、采摘便道,每年固定投入资金进行统防统治。

  如今,文复乡山上的那一片经济绿植,不仅是看得到的绿山,还是能为村民带来收益的金山银山。

大洞河杜鹃花

  4 生态在变 绿色屏障进一步筑牢

  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一切与植树相关的事项,都是为了改善生活环境。

  2020年以来,我区集中开展露天矿山综合专项整治,全面实施提档升级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了解,为强化巩固绿色矿山建设成果,我区严格制定绿色矿山建设目标规划,增添措施,采取部门联动、共同推进、相互监管和逐级统一验收的模式,强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2019年全区已经三方验收的3个绿色矿山全部入库,通过日常巡查、暗访的方式加强巩固绿色矿山建设成果,严格督促矿山企业坚持边开采边复绿工作,时常保持扬尘粉尘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保持矿区及加工区域的清洁卫生,开展矿区生态修复的同时持续抓好环境治理。”据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武隆已全面启动绿色矿山建设工作,通过制定有效措施,督促涉及提档升级的矿山企业加大绿色矿山建设力度,制定系列的绿色矿山建设推进计划,确保全区露天矿山全面“提档升级”,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拟定在2021年底前实施全区绿色矿山建设全覆盖。

  对于住在鸭江镇的杨和忠老人而言,实施退耕还林、绿色矿山建设改变的不止是山和水,还有对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杨和忠说,我家附近的三个矿山采石场开采混乱,土地裸露、灰尘满天,对大溪河的植被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而如今露天的采石场已经被77亩的植被所覆盖,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景更美了。

  “植树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只有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们家园才会一天更比一天美。

【免责声明】:本平台发布及转载文章仅作同行交流学习,部分数据来源于网络,未经证实,并非商业用途,也并非针对具体单位和个人,请勿对号入座,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有版权疑问,或者文章内容出现侵权行为,请联系本官网后台,我们会第一时间及时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Tags(关键字): 武隆 | 武隆旅游 | 绿色生态 |

热门游记

图文资讯

旅游工具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