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竹编工艺历史源远流长,富含着中华民族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竹这种材料漫山遍野,方便采取,人们就地取材,将它做成日用生活用品。2008年6月7日,竹编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竹编所用竹丝断面全为矩形,在厚薄粗细上都有严格要求,厚度仅为一两根头发丝厚,宽度也只有四五根发丝宽,根根竹丝都通过匀刀,达到厚薄均匀,粗细一致,观者无不赞叹其难。
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四川美术学院首期竹编艺术培训班在川美大学城校区开班,黄正富老师受到邀约,将把这门技艺继续传承下去。
“情人”众多 最爱“青梅竹马”
如果把竹编比作一个人,那么绝对算得上是黄正富儿时的青梅竹马了。
小时候的他出于爱好,每天放学后主动跟着父辈学习竹编技艺,做鱼篓,斗笠等生活用品。长大后从事过写作行业,北漂回来,开过书店,收藏过字画、工艺品等。一直以来热衷于文化艺术作品。黄正富喜欢过许多东西,它们像他的“情人”,但他从未忘记过自己的“青梅竹马”。
近两年,国家开始重视传统手工艺术,手工艺术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喜爱。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他开始重新拾起竹编。但跟从前不一样,这次他思考着把传统竹编与时代接轨,在基础上创新,融入现代生活,想做出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例如以前讲究实用,现在还更重视美观。
凭着这份爱好,自己经常在家做竹编10多个小时,就年回家也会做一些竹编作品送亲友。最近几年,顺应手工艺术品兴起的潮流。在手工作品与文化创意的大环境流行的影响下,黄正富开始有意识地发掘竹编手工品的艺术价值。
竹编创新探索 染色当属第一人
他一直思索如何通过竹编来呈现美的艺术,跳出传统规规矩矩的束缚,让竹编既实用又创新。在形状上创新,与时代接轨,做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形状的竹编艺术品;在文化内涵上进行创新,将传统的竹编日用品与装饰、茶艺等元素的文化结合起来,赋予竹编更多意义,做出延伸品,相信改造后的竹编会更具有艺术性。
除了在形状与内涵上创新,黄正富在竹编色彩上的创新尤其独具特色。
在重庆,黄正富在主编上色彩创新算得上第一人。用染色与烤色的方式给竹编上色,难度在于颜色不均匀。无人指点,色彩用量、时间长短等问题,都需要自己探索。他曾为此试验了半年之久。经过了无数次失败后,他终于成功地探索出了如何给竹编上色,这是竹编手工艺术品发展历程中中一次巨大的突破。
未来打造竹编团队 C-MART上惊喜多多
除了在产品的创新上做工作,黄正富还计划建立自己的竹编团队,开工作室。
去年黄正富也参加了C-MART,这次去到武隆C-MART,会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黄正富透露:“比起去年在C-MART上展出的竹编作品,今年品种更多,作品更成熟,工艺品更完善。并且还会带着半成品,邀请大家现场动手亲身体验制作竹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