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咨询~
武隆旅游客服 武隆旅游客服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俗风情 > 正文

土家山歌后坪坝上的天籁之音

文章来源: 武隆日报      作者:杨友仁     时间:2021-10-28 09:14:35    
摘要: 一曲曲土家族的山歌,悠扬婉转,源远流长,那是响彻在后坪山乡的天籁之音,也是武隆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值得人们去珍爱和传承。

   在那巍然雄伟矗立于白云蓝天的人头山下, 在那秀丽青峰与诗画翠岭相接的后坪坝上,在那苍凉高远的一个个土家苗寨,在那一座座苍桑古扑的吊脚楼里,一曲曲土家族的山歌,悠扬婉转,源远流长,那是响彻在后坪山乡的天籁之音,也是武隆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值得人们去珍爱和传承。

  心灵放歌 源远流长

  据有关资料记载,生活在后坪坝上的土家族同胞,其来源分别是当地土家族原生部落的居民,在明末清初时期因官府实行“改土归流”时周边土家族同胞迁来的移民,在历史上“湖广填四川”大规模移民时从江西、湖南而来的移民,或历年从邻近石柱、彭水民间通婚而来的土家族人。

  土家族的先民自从来到后坪坝后,他们便在落脚地的山梁、河谷、田坝、沟壑中修建起简陋的草房或一些吊脚楼;开始烧山垦荒、拓田耕地,种植五谷杂粮、饲养六畜牲灵,进而繁衍子孙后代。土家族同胞大多生性耿直纯朴,勤劳勇敢、不畏艰辛、能吃苦耐劳,对人热情善良,喜好宾客。在与汉、苗、仡佬等民族杂居中,邻里之间都能真心相待、团结互助,相亲相爱,和睦共处。

  土家族有自己悠久的民族文化,自史上就传承下来很多的神话、民间故事、谚语和歌谣。长期活跃在群山众岭间的土家父老乡亲、他们在闲暇休息时、生产劳动时、走亲访友时、赶场上街时、青年恋爱时、聚众活动时、生朝满日时、哀悼亡人时、姑娘出嫁时、喜怒忧愁时特别喜爱放声唱起山歌。那一首首土家山歌,激昂、高亢、火热、动情、质朴、清纯、自然、流畅,如一股股扑面而来的习习山风,轻盈飘香;如一朵朵盛开在山野的鲜花、斑斓多彩;如一缕缕神奇的天籁之声、令人迷醉;如一个个惊天雷霆扫过长空,气势如虹;如一声声悠扬婉转的鸟鸣,清脆自然。各地的土家民间都有这样的民谣小调传唱:“不吃饭来肚皮饿,不吃肉舍皮包骨,不喝酒来没劲头,不唱歌舍不舒服”“一人唱起众人帮,父老乡亲来应合,太阳听了红了脸,雀雀鸟鸟跟倒学,月亮听了不愿走,山山岭岭睡不着。”就是其真实的写照。

  后坪土家族的山歌在民间植根深厚,内容丰富,名气最盛,特色最鲜明,流传面最广。因为居住在山高谷深,岭大坡陡,或江河纵横、沟壑深邃地区的土家族群众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出门就要上坡下坎、跨沟过河,生产劳作全靠背挑运输,行动异常艰辛。但自古以来,他们却养成了勤劳勇敢、不畏艰难困苦的优良品质,敢于与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与贫穷落后的处境抗争。为了抒发自己战胜自然迎来的胜利,寄托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或者在勤苦劳作中获得五谷丰登,在男女交往中取得幸福美满爱情,便常常用唱山歌(或呼吼号子)的形式来表达自已丰富的情感,寄托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自然以及追求人间真善美的朴实无华的情怀。

  这些山歌的歌词(号子)句式门类呈多种多样,有四句头、五句头、六句头、七句头、八句头的和一些散词、长段,但大多为五字句、七字句长短相间的形式。曲调既有一定的规律又自由放纵,不时再添加一些俚俗的语气作为衬词。唱起来可谓趣味无穷,耐人寻味,有着感染人、聚人心、催上进、增力量的作用。

  另外,土家山歌具有弘扬民族传统精神和美德、极富民间教育感化的重要意义,它能帮助人们了解民族优良传统、祖先生活劳动的艰辛以及生活环境,为进一步建设美好的明天而努力。从审美价值上探究,后坪土家族的山歌大多以清新、自然、朴实、刚健、含情、豪放、粗犷见长,一般都具有简短和抒情的特点(其中也有一些长歌长调),音韵和谐,句式基本统一,易于熟记,郎朗上口,民族、民俗味十分浓厚,有较强的文学性。

  内容丰富 种类繁多

  土家山歌按形式和内容,可分为“劳动歌”(田歌、打猎歌、砍柴歌、背二歌、挑山歌、打石歌、修房造屋歌、犁田歌、翻土歌、薅秧歌、薅草歌、收割歌、打糍耙歌、杀猪歌、宰羊歌、加工蕨粉歌、采茶歌、采药歌等和其他劳动号子),“情歌”(相识歌、初恋歌、相思歌、定聘歌、出嫁歌、接亲歌、苦情歌、哭嫁歌、逃婚歌),“仪式歌”(祭神歌、端公歌、安位歌、祭祀歌、祈祷歌、风俗歌、诀术歌),“生活歌”(童养媳歌、寡妇苦歌、后娘恶人歌、十想歌、十盼歌、劝郎歌、悔恨歌、贺喜歌、祝寿歌、哭丧歌、摆手舞歌),“时政歌”(颂歌、赞歌、骂歌),“恢谐歌”(嘹白歌、扯哄歌)等20多个种类。

  土家山歌多以单口唱、一问一答盘歌式来演唱,也有一人领唱众人合,以唢呐、盆鼓等乐器相配合的形式来演唱。山歌以土家民歌为基调,以自由、随意、寻趣、逗乐、抒情为风格,综合精妙地结合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强烈的民族特征和地方特色,其腔调热情豪放,旋律朴实纯真,歌词内容具有哲理性,观点立场鲜明,感情炽热直率,语言朴实无华,节奏十分明快,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山野风味,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浩若烟海的土家山歌中,“劳动歌”种类最多,因为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劳动。人们在生产劳动时,为了消除疲劳、统一协作步调、激发情绪,都要即性自编自唱出许多“劳动山歌”,其中犁田歌、栽秧歌、薅草歌、挞谷歌、打猎歌、抬石歌、爬山歌、挑工歌、抬轿歌、修房造屋歌等就是突出的代表歌曲类。比如“听到薅草锣鼓响,歌声笑语满田坝,唱起山歌劲头足哟,一天要薅几面坡。”这就是六月炎夏时用山歌激发在薅玉米地杂草时劳动干劲的真实写照。

  以农耕劳作为例,冬春时农家就要翻土犁田,为来年春播春插作好准备,人们便在寒风里春阳下,一边举锄翻土,一边挥鞭驱牛时就会唱起歌来:

  “冬挖土来春犁田,吼起山歌嗨实干;

  深翻田土等开年,好下种来把秧栽。”

  春来到了的插秧时节,田坝上到处热火朝天,一首首《栽秧歌》会响彻整个田野:

  “下田栽秧各站各,一个一翼脚挨脚;

  栽秧师傅无大小,一个一翼各站倒。

  大田栽秧角四角,一对秧鸡一对鹅;

  伙计端起枪来打,先打秧鸡后打鹅;

  秧鸡打得咕咕叫,鹅儿打得咯达咯。”

  到了农历五、六月,正是满山遍野的地里玉米薅二道草的时候,人们在劳动时就会闹闹热热地唱起欢快的《打闹歌》,顶着烈日下地除草:

  “薅草要唱打闹歌,锣鼓师傅站前头;

  又打又唱催活路,一天要薅几面坡。

  今天是个好期辰,请来三亲和六戚;

  顶起太阳把草薅,秋后有个好收成。”

  在挑工运输的劳动中,土家人也要唱起山歌喊起号子,或统一步伐,或缓解疲劳,或为自已加油鼓劲。比如:

  “莫道挑山苦,我们也有乐,

  春挑百花香,夏挑瓜果熟,

  秋挑金银谷,冬挑雪花落。

  爬上坡呀,歇口气--

  安登逸哟,擦把汗哟

  伸个腰哦,吃杆烟

  吹些垮垮龙门阵哟,嘻嘻哈哈乐翻天啰……”

  反映土家族妇女的“生活歌”也占了其中很大的比重。在暗无天日的旧社会里,土家妇女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身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凌辱,不少从其心灵深处吐露的歌谣,是她们向吃人的旧制度发出的悲愤怒吼、带血的控诉和沉痛的呻吟。

  “生活歌”内容十分丰富,除在乡邻有红白喜事时歌唱外,在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时更要唱它,能把“望春”“试春”“巧恋”“逗趣”“恩爱”“苦情”“相思”“抗争”之情意表达得淋漓尽致。另外也带有寻趣逗乐、抒发人们喜怒哀乐的轻松和欢快的曲调,起到增进感情、活跃气氛、抒缓情绪、插科打诨的作用。

  “情歌”是土家山歌重要的组成部分,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直白真挚,韵律委婉动听,真切地表达了土家族男女青年在生活和劳动中产生的纯真爱情,以及双方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反映了伦理、道德、气节、情操等观念。它主要有《情郎歌》《望郎歌》《干妹歌》《十爱》《十想》《十二月丝线》等。

  以土家小伙妹子男亲女爱为例,便有大量的传情示爱山歌,传递男女之间的野性情火,或表白自已对情爱的态度,对爱情的忠贞等:

  “爹娘生你到人间,望你唱歌结姻缘;

  是龙就游千里远,是虎跃过万重山。”

  “莫说山歌不值钱,团垅几多好姻缘;

  唱起山歌来牵线,百头偕老过百年。”

  “采花要等牡丹开,世上只有情妹乖;

  十人见了十人要,星星见了落下来。”

  “满坡荞子开白花;情妹爱我我爱她;

  情妹爱我勤劳动,我爱情妹会当家。”

  “红梅花开红彤彤,妹爱勤劳不怕穷;

  勤劳就是摇钱树,懒惰坐吃山也空”。

  更有一曲曲《女儿歌》唱道“有心上山不怕高,有心恋妹不怕刀,刀砍骨头筋相连,生死要与妹相交。”“情哥情妹生死恋,生死相恋一百年;九十岁上谁先死,奈何桥上等十年。”“腊月里来梅花开,娘叫女儿到堂前,一要学剪二学裁,三学挑花四扎鞋,五进灶房学煮饭,六学支客巧安排,七要学会把客待,八孝公婆理应该,九要夫妻长相爱,十要公婆面前会讨乖……”也感人至深。

  在土家山歌中,从祖上流传下来的“出嫁歌”内容也很丰富,令人凄婉悲凉,至今还传承在各个乡间,它包括《哭公公婆婆》《哭爹娘》《哭哥嫂》《哭妹妹》《哭外公外婆》《哭舅舅舅娘》《哭表弟表妹》以及《骂媒婆》等。比如:

  “豌豆开花绿茵茵,敲锣打鼓来接亲;

  对门唢呐吹三声,奴在房中冷惊惊;

  对门唢呐吹三路,红花轿子抬进屋。

  ……

  隔了一夜转回门,爹娘见了笑盈盈,

  哥嫂见了夸有礼,妹妹见了眨眼睛,

  亲戚见了很满意,都说奴家找对人,

  巴望早日生贵子,大家约好去送亲”。

  一句句一曲曲声情并茂,给人愁肠百结的感觉。

  土家山歌中的“嘹白歌”(又叫“扯谎歌”),又是一种独特的民间歌谣。千百年来,它一直在村中寨里和田坝间经久不息地流传演唱。这种歌谣极具地方特色,所有的内容均以违反常理的事物和现象为其表现手法,十分滑稽可笑,荒诞无稽,但能收到极大的喜剧效果,引发听歌者们无尽的欢愉。

  人们在闲暇无事时候、生产劳动之间和人群相聚场合,只要有人唱起一首首“嘹白歌”,可以很快地活跃现场的氛围,逗乐听众,收到缓解劳动者的体力疲乏,产生轻松愉悦心态的效果。此外,它还是丰富乡间文化生活的有效催化剂,让人忍俊不已,喜极之时甚至泪眼婆娑,产生欢快愉悦的心情。比如:

  “说嘹白来就嘹白,舅子老表围拢来;

  笑你眼睛流猫尿(眼泪),笑你打嗝不幺台。”

  “扯谎歌来扯谎歌,听了瞌睡睡不着;

  虱子顶起磨盘走,蛐蟮抱倒磉蹬拖;

  碗豆叶子簸基大,苞谷上树结坨坨”。

  “仪式歌”是土家族山歌独有的一种歌谣,它以乡间结婚、祝寿、丧葬、节庆、祭祀的固有仪式为主,表达其一个地方的礼仪风俗。它主要有《端公歌》《送财神》《回车马》《建屋造房》和《孝子讨席》等。

  “时政歌”也是土家山歌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反映了土家族人民对反动统治者和旧的社会制度的憎恨和批判,对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热爱以及劳苦人民获得翻身作主人后的无限喜悦心情。它主要有《拉壮丁》、《唱毛主席》、《打土匪》、《抗美援朝》等。

  山歌如海 波涌滔天

  土家同胞丰富多彩的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艰辛繁重的生产劳动和战天斗地,决定了山歌题材的多样性。独特的乡土风格、鲜明的民族特色,是土家山歌的一大亮点、一种个性,其民族音乐的艺术风格也独树一帜,形成与其他地区和民族不同的地域特色。

  每年春夏时节,在村寨田间,到处是山歌的海洋。一首首带有泥土芳香的土家“生活歌”悠扬婉转、声情并茂,此起彼伏,袅袅不绝,或飘飞在一处处山坡上、一块块田坝中,或回荡在一棵棵树荫下、一座座吊脚楼,热火了姑娘小伙们的集会,乐翻了各处婚礼寿宴的场合,无时无刻不飘进人们的耳鼓,温暖滋润了乡亲的心灵。广大的歌者中,有山林中打柴的小伙、有在河边洗衣的阿妹、有在坡上放牧的牛娃、有在果园劳作的二嫂、有赶场回来的幺婶、有喜欢醒豁的三哥、有喜爱低吟浅唱的阿婆……他们或扬脸在蓝天下、展喉在艳阳中,或放歌在翠林里、嘻笑于果园中,或逗乐在人群里、哼哈于寨墙门楼边:

  “山歌不唱不开怀,磨子不转浆不来;

  五谷不耕无收成,树不逢春花不开。”

  “不唱山歌不闹热,默二传迭闷死人,

  唱起山歌好舒心,欢天喜地有精神。”

  “一斗芝麻撒上天,土家山歌万万千,

  芙蓉江水流不尽,石桥凼凼装不完。”

  “山歌本是古人留,传给后人解忧愁,

  土家子孙天天唱,这山唱笨那山和”。

  山林里砍柴的小伙,听到沟对门传来的歌声,嗓子就开始发痒起来,拿起柴刀就赶快跑出林子,站在山梁梁上开始吼起花几开:

  “不唱山歌好寂寞,开口唱歌才快活;

  从早唱到天黑尽,干事才会来劲头”。

  湾脚割猪草的青妹,接倒阿哥的歌声,立刻扬起粉嘟嘟的脸蛋,张口就亮出清脆的嗓门:

  “蜜蜂采花酿蜂糖,喝酒的人进酒坊;

  土家妹子爱唱歌,十首八首出胸膛”。

  赶场回来的花嫂嫂,老远老远耳朵就燥热起来,她一边擦脸上的汗水,一边朝到对门开了腔:

  “你歌没得我歌多,我有五万三千箩,

  抬出三千和你唱,还有五万压箩篼”。

  竹林下正吆牛上山放牧的“醒壳”潘老汉,一边吆牛一边不服气了,非得吼几句顶过去:

  “你歌再多莫夸口,我的山歌用牛驮,

  五头水牯驮十万,还有三万放屋角”。

  吊脚楼下院坝中纳鞋垫的赵家婆婆,此时心头翻江倒海,她站来颤颤巍巍地走到朝门边,张开门牙脱光的瘪嘴也甩出一首歌:

  "你们唱得好闹热,今天我是声气涩(斯哑),

  等到隔天声音好,陪你们从早唱到黑”

  2012年,有着三代传承的后坪苗族土家族乡白鹤村81岁的黄华禄老人,被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评为后坪土家族山歌传承人。

  在人类社会进入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传承好保护好土家山歌这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精神的财富,让其得到发扬光大,更加历久弥坚,从而激发人们在乡村振兴中注入民族文化活力,把土家村寨建设得更加富裕更加美好。

【免责声明】:本平台发布及转载文章仅作同行交流学习,部分数据来源于网络,未经证实,并非商业用途,也并非针对具体单位和个人,请勿对号入座,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有版权疑问,或者文章内容出现侵权行为,请联系本官网后台,我们会第一时间及时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Tags(关键字): 土家族 | 后坪 | 山歌 | 武隆 |

热门游记

图文资讯

旅游工具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