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咨询~
武隆旅游客服 武隆旅游客服
当前位置: 首页 > 印象武隆征文 > 正文

孝道行天下 爱心满华夏

文章来源: 印象武隆征文      作者:王玉洲     时间:2015-01-26 16:22:14    
摘要: 1976年5月出生,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人。现任新乡市公安局耿黄分局办公室主任,二级警督警衔。先后在中央、省市媒体发表文学作品600多篇。

  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孝道文化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自成天地,有专门的理论体系,如《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理论著述;又有诸多与孝有关的经典故事,最著名的莫过于《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编选了历代二十四个孝子行孝的故事,集结成书,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

  可以说,对于中国人来讲,孝道的理念源远流长,既有理论著作又有经典故事,这种规模和层次的孝道文化理念体系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较为罕见的。中国人的亲情观正是数千年来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孝道文化的氤氲熏陶下不断发展完善并成熟的。这种孝道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民族的血脉,根植于大众之心,布化于万民之神。

  在我国,有句妇孺皆知的俗话,那就是“百善孝为先”。 这句话出自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一书,其原句曰: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其大体意思就是指孝行是一切善行的根基、基础。这与《孝经》中记载的孔子所说的“夫孝,天之经也,地之经也,人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多有异曲同工之妙。

  圣人孔子认为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可见孝道确实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行为准则,也是道德德行是否达标的一个基本验证标准。就连号称出世的道家,也对孝道有所论述。《庄子·天运》篇曰:“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可见,道家也是推崇孝道的。更不用说以“兼爱”为己任的墨家了,对于孝,任何有良知之辈都不可能无动于衷。

  知易行难。对于孝道,大多数国人恪守先贤遗风,中华大地关于孝的故事俯拾皆是。但是,毋庸置疑地讲,不守孝道的人和事,却也大有人在。坊间、媒体流传的不孝故事充斥着人们的视野。不赡养父母至亲、不孝顺父母长辈的事情竟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这对于古称礼仪之邦的我们,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究其根源,在于一部分人的价值观出现偏差,受历史虚无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过分强调个人的利益,以自我为中心,漠视父母、亲朋的利益,不孝顺、孝敬父母的事情发生也就是自然而然的。

  对此遗毒流风,我们应予以鞭挞批判。我们要发扬传统孝文化劝善、从善的教化功能,引导更多的人行孝行、守孝道,让孝道文化大行其道。同时,对中国古代孝道文化里面的一些糟粕和不适应新形势的内容予以扬弃、整理。如《二十四孝》中有一个“埋儿奉母”的故事,讲有一个名叫郭巨的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亲极为孝顺。后其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虽然在故事中郭巨没有真正埋掉儿子,但其确实实施了挖坑埋儿的准备工作,用我们现在犯罪学的术语来讲,其行为构成了故意杀人罪和遗弃罪的想象竞合犯。因为其主观意志之外的原因(上天赐予的黄金),其犯罪行为没有得以最终实施,其行为属于犯罪中止。郭巨埋儿这个故事很具有典型意义。它宣扬了上天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同时也是“愚孝”观的代表。在我们现在看来,郭巨的母亲和郭巨的儿子的生命权是同等的,不能因为要保障郭巨的母亲的生命权而剥夺郭巨的儿子的生命权。

  由此可见,对于传统的孝道文化,我们要批判地借鉴,而不能采用全盘的拿来主义。对于传统孝道文化的合理部分,我们要予以发扬继承,力促光大。对于传统孝道文化的不合理部分,我们要予以剔除修正,实现改良。所幸有识之士已经在做这项工作了。前一阶段,全国妇幼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列活动组委会颁布了“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其中包含“陪父母聊天、支持父母的业务爱好、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心理关怀方面的内容,就是对传统二十四孝的一次扬弃与超越,一次传承与创新,很富有时代气息和人情味。

  北京大学生创办的“爱心社”倡导五心并举:“将忠心献给祖国,将爱心献给社会,将孝心献给父母,将热心献给别人,将信心留给自己。”这是爱心社的宗旨,也忠实地践行着孝道文化理念,可喜可贺。一花独放不是春,众花齐放春满园。孝道文化历千年而不衰,因为其饱含“正能量”。古人尚知坚守,我辈岂可轻心。极具巴渝地区特色的川江文化孕育了“川江号子”这一特色品牌,也对孝道文化进行着更深刻的诠释和无止境的升华。重庆武隆是“川江号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圣地。武隆人的“纤夫精神、号子文化”享誉华夏,与孝道文化相得益彰,竞显风流。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孝道文化理念的传承和发扬同样走的是一段不寻常的历程。所幸在这段历程中,有武隆的“纤夫精神”和“号子文化”相伴。我相信:孝道之行行于天下,爱心之花香满华夏。富有中国特色的孝道文化也必将再度绽放异彩,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清新和谐之风,伴随着华夏文明的伟大复兴,谱一曲荡气回肠的大风之歌!

  作者简介: 王玉洲,男,1976年5月出生,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人。现任新乡市公安局耿黄分局办公室主任,二级警督警衔。先后在中央、省市媒体发表文学作品600多篇。

【免责声明】:本平台发布及转载文章仅作同行交流学习,部分数据来源于网络,未经证实,并非商业用途,也并非针对具体单位和个人,请勿对号入座,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有版权疑问,或者文章内容出现侵权行为,请联系本官网后台,我们会第一时间及时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Tags(关键字): 印象武隆征文 | 印象武隆 |

热门游记

图文资讯

旅游工具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