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咨询~
武隆旅游客服 武隆旅游客服
当前位置: 首页 > 印象武隆征文 > 正文

母亲学文化

文章来源: 网络      作者:傅友福     时间:2014-12-09 09:27:04    
摘要: 我家有个红木箱子,箱底下有一本母亲珍藏许久的《识字课本》。小时候,我曾看见过母亲偶尔翻出来看一看,继尔从母亲的口中传出一声轻轻的叹息,然后母亲又用红布包好放回原处。

   我家有个红木箱子,箱底下有一本母亲珍藏许久的《识字课本》。小时候,我曾看见过母亲偶尔翻出来看一看,继尔从母亲的口中传出一声轻轻的叹息,然后母亲又用红布包好放回原处。长大以后我终于明白,这本《识字课本》,凝聚着母亲大半生来对文化的追求,以及记载着母亲追求文化的苦与乐。

  1958年,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的第一年,母亲嫁给了父亲。当时,村里正兴办民校,身怀六甲的母亲想在孩子出生之前学点文化。她知道,这样对她以后带好孩子是很有帮助的。当母亲羞羞答答地把这个想法跟奶奶说后,奶奶一口回绝了。没有文化照样可以生儿育女,“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是奶奶的“明智之言”。母亲当下没话可说,但她对于识字的渴望,却与日俱增。有一次,趁奶奶串门不在,竟腆着大肚子走到民校的门口。看着启蒙教师写在黑板上写的字,母亲兴奋得差点跳起来。当人们把目光投向大肚子的母亲时,母亲却羞得赶紧离开民校。

  母亲并不因为人们的目光而退却,去民校的时间更勤了,只是民校没过多久就关闭了。母亲终于不能在孩子出生前学到文化。她感到非常常遗憾。值得庆幸的是,6年后,乡里通知各村举办扫盲夜校,规定凡是在48岁以下,没有达到小学文化水平的村民,都要参加扫盲学习。母亲第一次领到了一本《识字课本》。听大姐讲,那时候母亲干活特有劲,走起路来也是蹬蹬响的。一旦闲下来了,母亲就捧起《识字课本》,一字一字地读。

  可是,这种快乐很快就在母亲脸上消失了。虽然母亲每次也不例外地参加扫盲,可等到她走学校一看,所有的男女有的在打牌,有的在侃大山,有的在织毛线。没有人在认真学习,培训老师也不见了,母亲失望的走回家里。后来,大姐对母亲说,:“妈妈,倒不如你也别去了,反正去了也没有上学。干脆让我来教您,好吗?”母亲深思片刻,说:“好,你来教我吧,只要不影响你的功课,现在就教!”

  母亲的识字进步很快,大部分农作物、家具、都能倒背如流。母亲甚至于对汉字有着无限的崇敬,她很认真地对汉字的组成进一步深入了解。可是,好景不长,大姐升学入高中后,学习相对紧张了,能用来教母亲识字的时间也少。母亲只好放弃继续学习的机会。

  本来母亲还是想挤出一点时间来学习,至少可以自学。可父亲英年早逝,家境变得一年不如一年,母亲只好再次放弃。丧夫之痛使母亲再也提不起学习的勇气来,那本《识字课本》被她用红布包起来,放在箱底。红布包上面残存着斑驳的黄点,那是母亲伤心的泪痕啊。我长大后,曾好几次想重新点燃那蕴藏在母亲内心很久的向往文化的火种,但当我面对早生华发、饱经风霜而过度苍老的母亲,我的念头又很快被打消了。母亲太苦了,不敢让她再增加这种额外的负担。

  母亲已经老了,她那日渐孱弱的身体再也经受不了任何刺激。我为母亲的不幸感到无限的悲哀。母亲天生的悟性,不可能被归类为睁眼瞎的行列。

  突然间,我一下子醍醐灌顶了:想想母亲对一家人贡献,其实,母亲早已拥有了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文化了,而她那在生命晚风中飘荡的银丝,不正是母亲文化的精华吗?

【免责声明】:本平台发布及转载文章仅作同行交流学习,部分数据来源于网络,未经证实,并非商业用途,也并非针对具体单位和个人,请勿对号入座,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有版权疑问,或者文章内容出现侵权行为,请联系本官网后台,我们会第一时间及时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Tags(关键字): 印象武隆征文 | 印象武隆 |

热门游记

图文资讯

旅游工具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