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观看“三潮圣水”是5年前的5月30日。这天,连续下了一个星期的阴雨终于停了。中午,白云缥缈,阳光灿烂,风和日丽,人们的心情也豁然开朗。下午,相约一些朋友驱车前火炉镇去欣赏武隆遐迩闻名的神奇的“三潮圣水”奇观。
28年的夙愿
1988年初,我从教育行政部门(当时的县教育局)调到县政协从事地方文史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从收集到的文史资料中了解到,火炉镇徐家村托田组有一处奇特景观——“三潮圣水”。我早就有观看“三潮圣水”的愿望,却因故久未成行。“三潮圣水”位于火炉镇徐家村,是徐家村托田组大山中老盘沟上游东岸周家山西侧老岩的石穴内峡谷中悬崖下的一眼间歇泉,此泉什么时候开始间歇涌出泉水没有确彻的资料记载,人们只知道此山崖下的石穴内每天早、中、晚3次从泉眼里涌出泉水,每次涌泉时长大约为1小时左右,千万年来从不间断,像海潮一样守信,故当地人称为“三潮圣水”,亦称“圣水三潮”。古书上把它与其邻近的龙桥山并列为涪州两大盛景,合称为“龙桥三洞”“信水三潮”。
从1988年到2016年的28年间,我作为从事过地方文史资料收集整理的专职人员却没有去看过“三潮圣水”,不能不说是一种深深的遗憾。1995年,我虽然离开政协到人民银行武隆支行工作,但我想观看“三潮圣水”的愿望始终未改。这次,我与朋友终于踏上了观光的旅程,这下终于可以了却夙愿了。
难忘的旅程
2016年的时候,从火炉徐家村托田组到“三潮圣水”景点还没有修通旅游便道,只有一条崎岖蜿蜒的山间羊肠小道,且路程较远,行走艰难,向导朋友告诉我们从仙女镇(现为仙女山街道)下石院过小溪去“三潮圣水”,虽然路同样不好走,但有捷径可行。于是,我们决定走下石院这条路,大约中午12点30分,我们一行人驾车从城区出发,沿仙女山方向,经白果,在五岔路分道,大约半小时的车程,就到了《爸爸去哪儿了》在武隆的拍摄地,我们将车停在下石院,徒步向目的地进发。由于长时间的阴雨后天气刚刚放晴,道路还很湿滑,我们一路欢笑,一路吆喝向目的地进发,从下石院下到老盘沟沟底,只见一条小溪淙淙流过,过了小溪就进入了人迹罕至,灌木丛生,虬枝盘绕,藤萝倒悬的原始森林般的茅草小径,那种“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诗情画意真实地呈现在了我们眼前。朋友中有人说,听说最近林子里有豹子出没,小豹子是过马路时被车撞死了,母豹子在寻机报复,我们听后感到不寒而栗,朋友中有位女士带了2岁多的小外孙随行,顿时露出了害怕的神情,刚刚还欢乐的氛围也戛然而变,空气中似乎突然充满恐怖气氛。朋友中又有人说:“豹子在武隆境内已几十年不见踪迹了,哪里还有什么豹子出没哟。”于是我们继续前行,由于小径被浓密的森林覆盖,阳光难以照进,山路湿滑,我们走得更加小心翼翼。不一会,大家的身上便大汗涔涔,因带路的向导朋友也多年未走过此路了,不知路程到底还有多远,有的人竟然想知难而退,中途折返。好在多数人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决心,不想半途而废,于是大家继续艰难前行。
俗话说“好事多磨”,走到半山,出现了岔路,我们人分两拨,各自寻路,但路径荒芜,越走越不对劲,大家互相用手机联络后又返回岔路口汇合一处,商量对策,我观景心切,自告奋勇带头探路,在荒芜的小径上前行几十米后,在一处有下坡小路的地方,远远地看到了有游人丢弃的塑料口袋等物,我心头一亮,这是已经到了目的地了,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紧走几步,一间塑有几个做工粗糙菩萨的小屋呈现在眼前,我高兴异常,便高声喊道:“三——潮——水——到——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随着我的喊声,朋友们循声而来,不一会就到齐了。
神奇的“三潮圣水”
大约下午1点50分,我们一行人全部到了“三潮圣水”。俗话说:“来得早还不如来得巧”,刚到“三潮圣水”时,就看见泉眼周围只有满眼青苔和水流冲刷过的微型沟壑,不到一分钟,泉眼里面似乎传来了隐隐的轰鸣声,还带点轻微的音乐声,随着声音,泉眼里开始汨汨渗出涓涓细流,顺着沟壑慢慢往下流淌,随着轰鸣声和音乐声的加大,泉水的流量也逐渐加大,不到10分钟,原来还是温柔的涓涓细流变成了澎湃的涌泉,碗口粗的泉水哗哗向外涌出,头也不回地奔下山坡,钻进树丛,汇成小溪,流向远方。我们一行人高兴得手舞足蹈,刚到目的地就看见了潮水,大家说这是“圣水”显灵,不辜负我们的一片诚意,正应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说法,都说这是“圣水”用涌泉来回报我们的诚心。
据当地人说,这“三潮圣水”之所以神奇,还在于它不仅仅是在每天上午8点、中午2点、下午5点左右(随季节约有改变)涌出泉水,还在于每年据说是观音菩萨生日的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是全天涌泉,虽然这种情况我无缘亲眼目睹,也无法验证,但我相信也不是空穴来风,但因为我不是搞间歇泉研究的,无法用科学知识解释其中的奥秘。我们在“圣水”前耐心的等待、观看,泉水毫不懈怠地涌出、流淌,大约2点40分,涌泉的水量渐渐变小,水势慢慢减弱。随着哗哗流水声的越来越小,原来的涌泉也再次变成了涓涓细流,先前那种隐隐的轰鸣声和瑶琴般微微的音乐声再次响起,最后,轻微的一声“叮咚”响过,涓涓细流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一切又恢复到原状。
深闺的奇葩
“三潮圣水”不仅仅是一处深山间歇涌泉。那里还有浓浓的文化氛围。据有关资料记载说:“昔日有古庙于此(解放后撤毁),招揽远近香客前来朝拜”。改革开放后,当地村民在涌泉旁边自发捐款修建的一间简陋小庙,里面供奉着观音等系列菩萨,虽然小庙简易破旧,菩萨做工粗糙,却也表达了村民们的一片虔诚朴实之心。小庙左边的石壁上刻有盈尺见方的“三潮圣水”四字。旁边有几幅诗文石刻,其中一幅是原政协武隆县委员会第一、二届副主席萧鸿逵题写的《题三潮水观音庙诗》,诗文写道:“圣水三潮奇可观,蓬台崖下汇百川。万峰起伏青山隐,甘露遍洒向人间。”另有一幅是重庆笔名为“下里巴人”的作家在2010年11月游览“三潮圣水”时写的,他赞道:“龙宫暗道造奇观,一日三潮数万年,出水瑶琴弹丽曲,关渠乐韵动天仙。伫观圣水流银液,豪饮琼浆沁肺沿。洪旱天姿无变幻,千年守信在人间。”然而,镶嵌在武隆大山深处的这颗涌泉明珠,还只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深山奇葩。好在现在从火炉镇徐家村到托田组修通了水泥公路,从托田组到“三潮圣水”景点也修好了人行便道,人们观潮赏景也大为方便了。但愿“三潮圣水”能早日横空出世,展露芳容,得到科学的开发与保护,造福武隆,造福人类。
“小径人稀疑空山,老岩底下觅奇观。澎湃潮涌迎宾至,欢乐笑声驱倦颜。仙乐隐隐传洞口,泉水匆匆奔崖边。细细雷声轰鸣过,犹似关闸水不现。”此次观“三潮圣水”的旅程,让我了解到“三潮圣水”的神奇,也了却了我对“三潮圣水”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