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长梁健几乎每天早上都要发一条犀牛古寨的“朋友圈”。
在他发的照片和视频里,武陵山区这个不到两百人的小村寨,吊脚楼静卧山谷,飞檐翘角,四面青山环抱,云雾缭绕,犹如世外桃源。
“犀牛古寨是乡里最吸引人的资源,我当然要使劲吆喝。”重庆市武隆区土地乡乡长梁健说,过去这个上趟县城都不容易的“穷山沟”,近年来依托原生态古村落发展乡村旅游,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寻找“乡愁”,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近8000元。
59岁的陈永超是第一批尝到甜头的村民。2015年,土地乡规划发展犀牛古寨乡村旅游,乡里鼓励他把老屋改造成寨子里第一家小卖铺,“游客来了要喝水,只要游客多,指定亏不了”。
老陈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把小店开张,没想到一天就卖出去几箱矿泉水。看到有商机,他就自己筹资,加上政府补贴,把自家土房整修出来搞“农家乐”,每年仅夏天两个月“避暑季”纯收入就有6万多元。“现在不用出去打工,家门口就可以赚钱。”老陈说。
“过去,村里的房屋破败不堪,荒草遍地,问路都找不到人,村民大多在外打工。”从城区来到山村的梁健感触颇深。犀牛古寨建在沿沧河峡谷中,是一个典型的武陵山区土家族聚居村,山高谷深、耕地很少。陈永超说,过去村民只能爬到对面的陡山坡种地,但山上土不肥,种地收成差,往往辛苦一年下来,仅能维持生活。
交通不便让犀牛古寨更加闭塞。进寨的盘山路修建于30年前,路面坑洼,道路险峻狭窄,车载货多了就开不进来。村民吴健梅告诉记者,过去到乡里都要走三个小时,因为路远,她小时候没进过县城。
“但换个角度看,正是大山的阻隔才保留下这一片山清水秀、原生态的乡村古寨,如果恢复乡村的生气,这里不就是城里人寻找的乡愁吗?”从山外来的梁健和村社干部决定念好“旅游经”。
与犀牛古寨一山之隔的武隆喀斯特景区,已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2000多万人次,仅每年夏天到仙女山镇避暑的游客就达10万人以上。“这么大的客流量,只要吸引一小部分游客顺路来犀牛古寨,我们的乡村旅游就搞起来了。”干部和村民达成了共识。
乡里把恢复犀牛古寨传统古村落风貌作为重要的扶贫项目,整合各种资金近千万元,聘请专业公司规划设计,平整道路,整修老屋,美化庭院。有村民改建老屋时,想把土墙房拆掉盖水泥砖房,把木板窗换成铝合金门窗,干部连忙做工作:“要是都修成和城里一样,失去了古村落的特色和韵味,哪还有游客来哟。”
原生态的土墙房外观被保留下来,内部改造成了现代民宿。2016年5月,犀牛古寨正式开寨,喜庆的大红灯笼挂上寨楼,丰收的玉米棒子铺满农屋外墙,25家村民自办的“农家乐”开张,寨子里涌进上千人。在陈永超家的院坝里,90多名游客搭起一顶顶帐篷,开篝火晚会,仅两天老陈就收入7000多元。“顶过去干一年!就这么干,我们哪还愁富不起来嘛。”老陈说。
游客口口相传,犀牛古寨声名鹊起。“游客喜欢吃犀牛古寨的腊肉、土鸡、粉条,更重要的是,这里有清静的自然环境和原生态的乡村生活。”梁健和游客们加微信,把他们拍的犀牛古寨美景做成旅游宣传小册子,册子上还有村寨介绍、自驾路线等信息。同时,犀牛古寨还办起了自媒体公众号吸引粉丝。外出开会,乡村干部总要给新认识的朋友送上一本宣传册,推荐关注公号,把犀牛古寨“卖”给更多人。
深秋时节,武陵山层林尽染,犀牛寨下流水潺潺。梁健坐在院坝里,和村民们聊家常:“我们这绿水青山,也开始有点儿金山银山的味道了。等下一步把路拓宽,旅游大巴也能开进来,咱们犀牛古寨就更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