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酒店预订   武隆景区门票预订
TAGS / 网站地图 / 网站导航 / 中英文切换/ Language
当前位置: 首页 > 武隆资讯 > 正文

央视探秘武隆天坑 古朴民风民俗《走遍中国》

文章来源: 武隆旅游网      作者:李成英     时间:2014-10-15 17:09:36    
摘要: 作为世遗大旅游带动乡村小旅游的一个特例,居住在天坑的农家至今仍未被开发,依旧保持着最原始的生活方式,其古朴的民风民俗吸引了央视大型纪录片《走遍中国》的目光,甚至不远千里前往一窥究竟。

   据统计,世界范围内的天坑,有三分之二都集中位于中国东南部的贵州、四川、重庆、广东等省市。而世界天坑口部面积最大当属重庆武隆的中石院天坑,其口部面积达27.8万平方米。

  2014年,《变形金刚4》和《爸爸去哪儿2》取景武隆,武隆旅游瞬间人气大增。而作为取景地而受游客热捧的天生三硚,虽与紧邻的中石院和下石院天坑同属一个峡谷,却又风格迥异。作为世遗大旅游带动乡村小旅游的一个特例,居住在天坑的农家至今仍未被开发,依旧保持着最原始的生活方式,其古朴的民风民俗吸引了央视大型纪录片《走遍中国》的目光,甚至不远千里前往一窥究竟。

居住在天坑底部的居民

  据武隆世遗工作人员介绍,武隆天坑的形成是因为羊水河伏流从西向东,横穿而过在地下形成的峡谷式通道,在经过地下暗河的破坏后,使得上部岩层发生较大规模的坍塌。武隆现有天坑十几个,其中中石院和下石院天坑属坍塌型天坑。中石院天坑四周全是悬崖峭壁,最高点至最低点高低落差就有230余米。进出天坑底部农家也只有一条紧贴崖壁的小道,交通不便铸就了天坑宛若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而天坑底部现居住着十几户农家,依山取水,海拔低而形成的温润气候,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是当地最适宜居住的首选地。

天坑居民闲适的日常生活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得当地居民,仅靠种植农作物就能自给自足。自产烟熏腊肉、红苕苕粉,和自种水稻、玉米、黄瓜、茄子、四季豆等在这里到处可见。原生态的绿色食品是当地农民招呼款待客人的家常菜。与大城市的钢筋混泥土而成的高楼相比,在村里现还保留着最原始的土木房屋,且房龄都在几十年以上。虽然村庄内消息闭塞,但如何有机利用泥土和木材铸造牢固的房屋,村民可是有老祖宗传下的宝贵经验。利用上好的树木锯成木材板,拼接出牢固的楼层,冬暖夏凉,即使是多年后依旧坚不可摧。

  众所周知,喀斯特地貌因地表崎岖、岩层很厚,极易造成水源渗漏至地下暗河,天坑底部水资源相当匮乏,这也是天坑一带人烟稀少的最大原因。但在武隆天坑,这里常年有着充裕的水源,来支撑着全村人饮用和农作物灌溉,甚至是旱季水源也是相当充沛。当地村民向记者解释,这得益于位于悬崖底部的一处地下暗河,地下暗河不仅造就了天坑的独特地貌,而且还养育了这里的人民。

村民口中百病消除的三潮圣水

  在和村民闲聊中,最吸引央视记者的是村民最引以为傲的三潮圣水,因每天只在固定时间间歇出三次水而得名,被当地人誉为“上天赐予的神水”。村里更流传着,只有运气好的人才会赶上圣水出水的说法。每到圣水出水时段,络绎不绝的村民便会聚集在出水口等候,接上一大桶带回家给老人和孩子,据说有包治百病、强生健体的功效。

【免责声明】:本平台发布及转载文章仅作同行交流学习,部分数据来源于网络,未经证实,并非商业用途,也并非针对具体单位和个人,请勿对号入座,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有版权疑问,或者文章内容出现侵权行为,请联系本官网后台,我们会第一时间及时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Tags(关键字): 武隆 | 天坑 | 走遍中国 |

热门游记

图文资讯

旅游工具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