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酒店预订   武隆景区门票预订
TAGS / 网站地图 / 网站导航 / 中英文切换/ Language

仙女山耍锣鼓—— 敲响原生态文化最富魅力的乐章

文章来源: 网络      作者:匿名     时间:2013-02-27 10:06:23    
摘要: 几百年来,在仙女山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植根于此的耍锣鼓演奏成为民间最为普遍、最受欢迎的一种娱乐活动,她是一支具有鲜明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绚丽之花。

  仙女山地区位于我县中北部,山高岭大、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几百年来,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植根于此的耍锣鼓演奏成为民间最为普遍、最受欢迎的一种娱乐活动,她是一支具有鲜明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绚丽之花。

  历史渊源

  自古以来,仙女山地区因受地势高寒、沟壑纵横的地理环境影响,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外来文化浸透极少。人们在冬天冰雪覆盖的季节,平时生产空闲时候,以及乡邻间举办红白喜事时,为了寻求自娱自乐,使边远偏僻的山乡增添喜庆的气氛,给人们增添乐趣,一些喜爱热闹的山民便购买了鼓、锣等乐器,玩起祖上传承下来的耍锣鼓。每逢早晚、雨天和农闲时间,大家就会凑到一块,闹闹热热地击奏起来,顿时活跃了山乡的生活气氛,增添了自己的无尽情趣。后来大家又把它作为乡间红白喜事的闹场节目。

  仙山耍锣鼓长期流传于现在的仙女山镇、火炉镇、双河乡(包括原来的白果乡、核桃乡和木根乡)。大部分的乡镇村社都有玩耍锣鼓的艺人,他们演奏的乐器以鼓、锣、钵、马锣、铰铰为主,在联合演奏(打击)时,击鼓的鼓师是总指挥,其余锣、钵、马锣、铰铰手必需跟从鼓师的手势和点子跟进,各自按曲牌的引子打击好自已手中的乐器,让其发出不同的声响,相互协调地击奏出风格不一、独具特色、铿锵激昂、赏心愉悦、优美动听的交响曲。

  这里的耍锣鼓流传至今历经300多年。据仙女山镇明星村阳光农业社85岁的鼓师代远明老人回忆,他己是打耍锣鼓的第五代传人。据上辈人讲,以前耍锣鼓的曲牌不多,演奏技巧也比较单一,自清朝末年,从重庆经过仙女山至酉阳秀山出湖广的“大塘路”上,来了一些外地打耍锣鼓民间艺人,经他们传授和指教后,乡间打耍锣鼓的曲牌才开始丰富起来,演奏方式也有所创新。先由白果场  一批锣鼓手演练记熟,再由他们向一些农村的耍锣鼓班子传授,于是便逐渐传播到广大地区,至今才能较好地传承下来。

  特色鲜明

  仙女山耍锣鼓犹以仙女山镇白果村、明星村、石梁子、桃园村和龙宝塘的耍锣鼓班子最有特色、最有名气,其中明星村阳光农业社耍锣鼓班子为突出代表。这些村的群众喜欢玩耍锣鼓已有300多年历史,他们把玩耍锣鼓作为调节生活、活跃情绪、激扬斗志、展示情怀、表述心迹、发泄情感的一项重要的自娱自乐活动。艺人们都刻苦学,勤于练,尽力协调配合,做到和谐演奏。

  耍锣鼓是以自发式、家族式练奏而传承延续。几种乐器虽然各自发出不同的声响,但经过巧妙配合,使之组成铿锵、明快、配合默契的节奏。演绎各种曲牌时,鼓、锣、钵、马锣、铰铰相互协调,但它们发挥的作用又不尽相同。

  俗话说:“隔山打锣不同音,隔山唱歌不同调”。仙女山耍锣鼓以其独特、鲜明的特征著称。最为明显的一是地域特色十分突出,除击奏形式独树一帜外,锣鼓曲牌中带有“仙女”二字的就占相当大的比例,比如《仙女下凡》、《仙女上天梯》、《仙女撒花》、《仙女过街》等等。以耍锣鼓的形式歌颂“仙女”,赞美家乡,曲调很特别,个性极其鲜明,保持有与众不同之处,这是其他地区没有的特点,因此受到乡亲的喜爱。

  二是耍锣鼓曲牌种类较多,既有表现凶猛动物生活形象的,有表现动物野兽生活习性的,有表现自然界物体活动形象的,又有表现人物喜、怒、哀、乐形象的,有抒发人物寄言明志形象的等等,形式呈多种多样,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殷殷的乡土情味。

  仙女山地区的耍锣鼓主要由五种乐器组成,即鼓、锣、钵、马锣、铰铰。没配铰铰时由四人演奏,如果加上铰铰,也可以五人击打演奏,其混成组合的音调更丰富,表达的节奏更强烈,演奏的效果更好。

  “鼓打全面”。鼓手负责演奏指挥的责任;

  “锣音敞亮”。以铜锣响亮的声音协助鼓手压阵;

  “钵填空嵌花”。钵的击打虽声响不同,但仍为做好配合而发挥出很好的作用;

  “马锣、铰铰同音而出”。 这使乐器的混响更加精彩,节奏感更加明快热烈,以铿锵响亮的乐曲勾人心弦,震人魂魄,令听众得到美好的享受。

  仙女山地区的耍锣鼓曲牌较多,大致分为五大类:

  一是表现凶猛动物生活形象的,如《狮子霸林》、《猛虎下山》等;

  二是表现动物野兽生活习性的,如《狮子头》、《凤点头》、《岩鹰展翅》、《黄莺展翅》、《老鸹飞》、《飞蛾扑火》、《牛擦痒》等;

  三是表现自然界物体活动形象的,如《十八顺癞》、《十八倒癞》、《二十四个绞绞癞》、《母鸡下蛋》、《鸭子欠毛》、《头子》、《尾子》等;

  四是表现人物喜怒哀乐形象的,如《懒翻山》、《仙女上天梯》、《丁丁》、《庆典》等;

  五是抒发人物寄情言志形象的,《仙女下凡》、《仙女撒花》、《仙女过街》、《红绣球》等。

  音乐价值

  仙女山地区耍锣鼓简洁精练,节奏感强,且曲调分明,头子和尾子能自由搭配,连缀交替,易于学会,被全镇各地耍锣鼓班子所掌握,成为开展比赛活动的重要内容。耍锣鼓打法新颖变化多样,不但能坐着打,还可以走着打、站着打,变换各种队形打及登上舞台表演,以丰富的肢体语言配合器乐演奏,表达了这种民间传统音乐绘声绘色的唯美艺术渲染效果。2007年6月,在全县举办的民间器乐比赛中,仙女山镇耍锣鼓以其精湛的表演夺得一等奖,受到专家和广大观众的好评。

  人文价值

  仙女山地区耍锣鼓不断的衍生发展,起到了活跃乡间生活气氛,深情表达人们在与恶劣自然环境和生存环境斗争中的喜怒哀乐,激励人们发扬不畏困难、不畏艰辛,追求理想、改变现状,勇于抗争、勇于开拓的“勇敢、顽强”的精神,成为人们用智慧和努力建设精神家园的一种强大动力。

  实用价值

  仙女山地区耍锣鼓是一种普及的民间器乐表演形式,同时具有丰富民间文化生活的作用。它易于演奏,四人能行,五人也可,不择场地,不需要舞台,铿锵欢快富于凝聚力的乐曲为群众带来欢乐和愉悦。既传承了祖辈流传下来的精神遗产,又为当今山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丰富其精神文明的内含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传播方式

  仙女山地区耍锣鼓能在300余年间长盛不衰,延衍传承下来,主要以三种渠道传播技艺:

  一是师傅带徒弟。由乡间技艺超群的师傅招收徒弟,青年人及爱好者向其拜师学艺;

  二是家传技艺。由家庭中会打耍锣鼓的老者,给儿孙们传授技艺,言传身教让他们掌握其演奏方法;

  三是通过打耍锣鼓班在民间的演奏,让一些心灵手巧并热爱它的人,用眼观摩,以耳细听,用心记牢,实现“自学成才”、“ 无师自通”,俗称为“舀舀手艺”。

  仙女山地区耍锣鼓爱好者面广众多,不少人身怀绝技,既会打鼓,又能击锣、打钵、敲马锣和铰铰。除居住集中的爱好者有一个比较固定的班子外,其余的人只要凑到一起,也可临时进行组合,推选鼓手后,即兴演奏。

  耍锣鼓是古时传承下来的一种民间传统音乐,披载着历史的痕迹,是人们生产劳动之余闹热乡里必不可少的一种娱乐形式,在群众中扎根很深,受到人们的喜爱,其音乐、人文价值意义重大,是研究乌江流域和武陵山地区民间文化的可贵遗产。

  耍锣鼓的存在和流传,是非物质的民族民间文化在当今现代化社会顽强生命力的表现,她不仅承载了民族民间文化良好的审美价值和亲民性、普及性等优点,融入现实生活中,被人们所接受、喜爱,又能起到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并且兼有音乐学、器乐学、人类学、民俗学等方面的学术研究价值,为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做出了贡献。

  多年来,仙女山地区耍锣鼓班子不管在任何情况下,即使在极左路线时期,他们都能坚持下来,偷偷地在山坡野地练习演奏。经过长期苦练的磨合,终于练就成配合默契、独具特色,技艺超群的一支民间乐队。其表演形式也从过去只坐着打击中脱颖而出,创新演变为站着打、走着打、变换各种队形打及登上舞台上表演等,让美妙的器乐击奏音响与夸张的肢体语言完美结合,成为大山深处农村中别具一格的娱乐形式。

  近年,仙女山镇的耍锣鼓班子多次参加了县里和市上举办的民间文艺汇演,其表演的曲目连续在2007年、2009年、2011年的县农村文艺汇演及乡村艺术节上获得二等奖和一等奖。到仙女山景区旅游的广大游客夸赞她为“仙女山原生态文化最富魅力的乐章”。

  2012年,仙女山耍锣鼓成功列为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名录。有五代传承的仙女山镇阳光村农民代祖林,被评定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Tags(关键字): 仙女山 | 原生态文化 |

热门游记

图文资讯

旅游工具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