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前,我从上海回到重庆,买了车,自驾游热情高涨。涪陵的朋友介绍说武隆有座仙女山,很漂亮。有天坑地缝,有高山草场,有乌江画廊……听着不错,但也想不出什么样子。毕竟那时胶片机还是主流,手机也没有拍照功能,影像很难出现在寻常人家手里。但才买车呀,有时间不开车出门玩玩会觉得对不住自己。于是,赶紧和朋友一家约了个周末,开车去了仙女山。
2000年的武隆还没有高速公路,去仙女山要沿渝涪高速先到涪陵下道。过涪陵长江大桥、穿过涪陵城区,沿着乌江边的公路抵达武隆县城,然后上山。其间,包括涪陵长江大桥,中间有七八个收费的路段。因为乌江地处喀斯特地形带,山体不稳,常有塌方情况,所以从主城到仙女山景区挺不容易的,一般要四五个小时。
第一次到仙女山,是盛夏。一上山,虽然还是蓝天白云、阳光高照,但凉风习习,清新舒畅,与主城的燥热嘈杂完全是两个天地。当第一眼看到大草场,我忍不住:“哇!”热血上脑、满心激动,仿佛看见心中的情人一般飞扑过去:青青草场宛如翠绿的缎子,在起伏的小山丘间,松林与荆棘丛错落有致。那时的游人很少,马儿、牛儿、羊儿成群结队,一点不怕人,甚至闲庭信步般在游客附近吃草、彼此嬉戏。
在见到仙女山前,我从未见到过、体验过可以如此亲密接触自然的地方。我对仙女山一见钟情。
那一天,我们在草场玩疯了,不知疲倦地滑草、追逐、放风筝。实在疯累了,就往草上一躺,直到太阳西下落到松林中去,晚霞映红天际,繁星围着月亮撒满整个天空……
自从见过仙女山,我像王婆一样,逮谁有机会就介绍武隆的仙女山。甚而至于回天津过年,还带着仙女山的照片。天津大学的副校长胡小唐看过后当时说:“好像瑞士。”
此后,我们一家人一发不可收地经常去仙女山,不论春夏秋冬。冬天滑雪,看到天气预报涪陵、武隆连着下两天雨,算着仙女山一定会下雪,马上驱车上山。看冰挂、看冰凌,打雪仗、堆雪人(有一年在山上玩得太久,后果是直接被冻出了冻疮);春天上山,去掰新鲜的嫩竹笋;夏天玩的项目多,除了滑草,还可以去黄柏渡漂流;秋天好像没有特别的项目,但仙女山还有吃吃吃:烤羊、羊肉汤锅、碗碗羊肉,高速没有通车前还有江口的全鱼宴。
除了我们自己爱上山玩,还常常介绍全国各地的朋友们去仙女山,北京的、天津的、上海的、广东的、成都的……最夸张的是成都那帮朋友。英菲尼迪车友会的一次活动,在我的推荐下,30辆车从成都浩浩荡荡开过来到了仙女山。让我得意的是朋友们都说玩得非常开心。当然,因为经常需要陪朋友玩,所以天坑、地缝、芙蓉洞,我们都不止去过一次两次。我常被朋友们洗刷“代言仙女山”,我每次都傲娇地用“我高兴、我自愿”回过去。
2006年张艺谋在仙女山天坑拍摄《满城尽带黄金甲》,我给朋友说:“我比张艺谋先看上仙女山。”
2007年仙女山镇新规划出来,第一个楼盘仙山流云开始销售。我想都没想,就买了一期的房子。此后,每次上山都眼见着发展和变化。各种别墅小区、度假公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附带的高尔夫场地、医院、宾馆、商家、酒店等设施也越来越完备。漂亮的道路一条又一条,有了登山步道、观景台、景观大道……仙女山镇完全是新城的模样。而我的身份从游客也变成了镇民,从单纯的喜爱有了今天更多的骄傲。住在仙女山镇,才知道这里的土猪肉、高山玉米、包包白真的比主城的好吃得多。夏季的重庆虽然别号火炉,但仙女山是用不上冷风空调的,甚至风扇都用不上。
仙女山现在可以玩的活动比10年前增加了很多,有大型歌舞晚会《印象武隆》,有仙女山音乐节。除了传统的娱乐方式,泡吧、烤串、各种球类活动都有,坝坝舞当然少不了。
读大学的儿子从小跟着我们跑,就喜欢仙女山,现在轮到他不停地在假期带同学们来仙女山玩了。自从高速通车,从主城家到仙女山家,门到门两个小时,好近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