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咨询~
武隆旅游客服 武隆旅游客服
当前位置: 首页 > 武隆文学 > 正文

武隆文化漫谈

文章来源: 武隆日报      作者:匿名     时间:2016-04-20 09:23:03    
摘要: 武隆的人文则多以过客著称,诚然,一条江一条路,本就借水而行,要住下来繁衍故乡的人不多,有的也只是赖以狩渔、农耕的土著。

   过去,仅一条乌江龙走蛇行穿越屏障,成为唯一文明繁衍通道,堪称渝东南诸县的母亲河。可母亲的纤纤衣袖藏不住物资匮乏文化落后的片片羞涩。而原生态的山水本质却仙风道骨,为武隆留下了大自然书写并沉淀下来的另一种文化,优美山川的深厚语言。现代著名导演,张艺谋读懂了这些山水文字,收集整理了流传民间的长江、乌江号子,拍摄《印象武隆》,以为是拿得出手的武隆文化。而仅以此为武隆文化定下名份,仍显纤弱,作为武隆文化的一片枝叶尚未尝不可。

  是的,乌江为千百年来的古盐道,丝绸之路,反映了历史的沧桑起落,跳动着当地人民征服自然建设家园的文化脉搏,有着斑斓瑰丽的精神色彩。通过考古发现,沿江的古镇、船埠、墓葬记录着灿烂的早期文明。有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石削;有商周、春秋战国及至秦汉时期的陶器、铜器和墓葬遗址;还有唐宋元明清及近代以来的各类建筑古寨、寺庙、桥梁、石刻、书画、床铺家具及革命文物遗迹。使武隆有了佐证底蕴的厚实史料,算是武隆的历史文化。

  武隆的人文则多以过客著称,诚然,一条江一条路,本就借水而行,要住下来繁衍故乡的人不多,有的也只是赖以狩渔、农耕的土著。据说为原生的蚩尤部落后代,元、明朝时期张献忠追苗赶汉,湖广填川,大批的江西、湖北的移民、流民沿江而上,利用走马圈地,择地而居,有了今天的西南杂居民群,而真正的文人智士是不堪这深山恶水之寂寞的。除非被贬谪流放的政客,或怀才不遇的羁放文人,才来此避门隐居或追悔思过。唐长孙无忌、太子李承乾、李忠、李明及唐刘禹锡、宋黄庭坚等便是如此,江口无忌衣冠墓、黔江太子墓、彭水绿荫轩题刻即为明证,后来,清代文人翁若梅、陈答猿等来此留下过咏唱踪迹,所存“闺藏深山人未识,一朝闻名天下惊”、“渔唱黔蛮艇,鹃啼谪官坟”等诗文绝句,现尤响耳边,明清时期本土进士刘秋佩、李铭熙等算改写了武陵蛮荒无人才的历史,把武隆人文文化向上扶了一把。但要从人文上做文章打造成具有代表县域文化的品牌,显然影响力还有局限。

  然一条江贯穿了渝东南数县,若仅以乌江文化为武隆文化定调,也从其概念上显得不准确,定位上显得不清晰。

  就红色文化而言,早期的革命活动者正是凭借武隆的天然屏障,在县域高寒山区桐梓山、双河等地建立秘密组织从事地下活动,如“双河场农协会”、二路红军政治部驻地旧址、后坪坝苏维埃政府遗址、川东地下党武隆特支委员会旧址——平桥“和平中学”等以及境内的红军渡、白马山防线遗迹遗址都留有不可磨灭的痕迹。但一场战役滞留的时间很短,相关遗迹遗址只作纪念到不成悬念,而作为代表性的主流文化亦显单薄,较之大西南其他红色文化差距更大。

  而旅游文化为新兴之物,虽呈旺势发展,但境内境外,全国各地都在谈旅游文化,以此而言,亦不能作武隆文化的特色概括。亦有人说武隆山水形胜,境内山脉交错连绵,貌似五龙盘绕,有龙腾气象,当称龙文化,这本不失为好的寓意,可参考凤凰城的文化模式,将龙图腾设计于标志建筑、风貌改造,营造龙气氛,会彰显龙气龙势的传奇效应。但若以公园文化而论,则又高了一个档次,它可将武隆现存的所有文化囊括其中,可以包罗万象。同时还可能在公园的内涵和外延上加以润饰,如中国武隆生态公园文化,武隆国际公园文化。

  本来,就文化的解释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意识形态。公园看似物质实则赋予了人们的创造与雕琢意识,已注入精神文化元素,叫着公园一定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反之,是不能叫做公园的。而跳出公园看公园,正是武隆文化意识、观念转变的一个关键,全辖是大公园,一山一水是小公园,一角一貌是微公园,大公园套小公园,小公园含微公园,处处是公园,处处是美景,这难道不是文化吗?应该说这才是全民百姓的普惠文化。过去只有皇家园林,只有红楼梦的大观园,只有巨富豪绅的后花园才叫公园。公园概念在人们的心目中,那是高大上,那是权利、财富的象征,那是城市小区的标志,那是有身份的人进出的地方。而现今不同了,追求全民共同富有,才是国家政党、社会群体的大同。

  先进发达国家若此,发展中国家若此,美国的黄石公园、法国的卢森堡公园、加拿大的斯坦利公园皆世界有名,若武隆凭借现有独特而丰富的资源打造全域公园,其规模其内容均有不可估量的前景。若在时间上、空间上拿捏有度,把好分寸,将其河流、洞穴、湖泊、森林、人文、民俗等二百余处景点及资源,作好勾连搭配,内外兼修,包装润色,必将闻名于世,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到时能让全域百姓都身处公园之中,当上公园的主人,拿上鲜花美酒接纳天下游访者,集聚全国全世界的目光,才真是人类文明最大的进步,才是真正的文化精髓。所以,武隆文化以公园文化而论,有着无比美好的憧憬与前程。

  不过,既然以公园文化定论,也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断不能盲目冒进,急于求成,或许真要后退百年甚至几百上千年来看待我们现在的作为。因此,须得平心静气,深谋远虑,精雕细琢,确保文化质量具有长远的生命力。的确,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执政理念、公民意识、生态保护、社会发展各环节的默契运作,统筹兼顾,缺一不可。特别是在文化本质的呵护上要重保护管理,处理好开发与保留的关系。如:一花一石,一草一木,一鸟一兽的养护,松竹梅、路桥亭、楼台榭的陪衬,皆要做到天人合一,绝不能顾此失彼,时时处处想到文化,这是留传后世,造福子孙的文化。

  虽如此,公园文化来日方长,得前赴后继,持续运作,且公园文化观点亦待进一步商酌论证。因此,此文乃一管之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愿不同看法者权当武隆文化漫谈的引子。以此抛砖引玉也。

【免责声明】:本平台发布及转载文章仅作同行交流学习,部分数据来源于网络,未经证实,并非商业用途,也并非针对具体单位和个人,请勿对号入座,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有版权疑问,或者文章内容出现侵权行为,请联系本官网后台,我们会第一时间及时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Tags(关键字): 武隆 | 旅游 | 武隆文化 |

热门游记

图文资讯

旅游工具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