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泸州不仅是物资补给的大后方,而且长江川江段也是运送物资的大通道。1938年武汉保卫战时,泸州人谱写了川江抢运悲壮史诗。

图片来自网络
武汉保卫战中,川江儿女奉命抢运80石军粮支援武汉外围保卫战。在近2000里川江运输线上,上千名船工、纤夫弟兄,以民族大义为重,抢运军粮出川,参加抗战。在生与死的抉择中,用热血写下一部二战史上的川江抢运悲壮史诗。
泸州市地方文史研究员陈鑫明:武汉保卫战打响以后,我们川军缺粮,我们泸州大河帮运80万担军粮,20天从泸县送往武汉前线,过程十分悲壮,川江抢运谱写了一曲泸州儿女英雄传,非常可圈可点的。我们的船工、船家是做出了贡献的。
抗战期间,泸州民众也积极应征入伍,应征入伍人数经常超过所配赋应征的兵额。据统计,在抗战8年中,泸州应征入伍的人数达十二万人以上。
泸州市地方文史研究员陈鑫明:在抗战期间,就有十万兵送往前线,出兵抗战、出川抗战我们泸州人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如今,在纳溪区天仙镇的泸州抗日战争纪念馆,设有袁治、林相侯、骆健郎等五位泸州籍抗战英烈铜像,至今还见证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记者 杨宇 雷田雨 纳溪台 牟祚能 贾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