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长江上有了巴人的陶制土舟,一声沉重、高亢、哀怨的叹息,就随着浪花冲天而起,在高峡上空回荡了五千年。
川江号子何时诞生?文献无确切记载。但它随着远古船运而生,跟着船工纤夫的搏命劳作而起,已经被所有文史、民间音乐专家认同。
川江,是指长江流经四川的主干河段(四川宜宾到湖北宜昌)和各个支流的总称,有1074公里,而流经重庆就有700多公里。从上游宜宾到重庆巫山,长江一路挽着嘉陵江、涪江、渠江、綦江、琼江、乌江等446条大小河流狂奔而来。沿途峡谷曲折迂回,暗礁险滩密布。据清·陈登龙《蜀水考》记载,仅从重庆朝天门至万县小江口,就有8道高峡、239个险滩!
川江自古靠人工驱船行走,推桡拉纤的船工少则十几人,多则上百。行船中要臂调一致,齐心发力,便推出“号子头”来吼号子统一大家的动作。
93岁的陈帮贵就曾是一个号子头。他是綦江人,13岁当船工,给川江上吼号子最有名气的彭绍清(人称“老小生”)当徒弟。由于嗓音明亮,头脑灵活,能根据复杂水情及时应变,他不到20岁就当上了号子头。在危机四伏的河段,号子头必须根据不同的水情吼出不同节奏的号子,指挥众人同心协力闯滩过峡。这就产生了不同水系类别繁多的号子,例如“大河号子”和“小河号子”,“上水号子”与“下水号子”等。而其中还可以细分,比如上水号子中就有“撑篙号子”、“扳桡号子”、“竖桅号子”、“起帆号子”、“拉纤号子”等;而“拉纤号子”中又包括“出纤号子”、“平水号子”、“上滩号子”、“近滩号子”、“外倒号子”、“鸡啄米号子”、“收纤号子”等等。天长日久,川江号子的曲牌曲目就积累到数以千首,仅陈帮贵就可以领唱20多种曲牌中的200多首号子。
川江号子吼的东西和船工生活分不开,有的是船工闯滩时合力自励,提劲稳神;有的在倾诉生活苦难,发泄悲愤情感;有的为了避苦趋乐自寻开心,调节心情;还有不少把沿江的地名、物产、历史、人文景观拿来随口编唱,知识性还很丰富。川江号子还把川戏、竹琴、扬琴、金钱板等的调调随手拈来,在“麻辣烫”中秀出了自己的独有风味。
自从1959年作曲家鸣亚第一次给川江号子记谱,川江号子就成了专业文艺工作者争相搜集的对象。1960年四川省歌舞团的歌唱家范裕伦第一次把川江号子唱到西欧,在世界青年联欢会上荣获金奖。1987年在法国阿维尼翁艺术节组织的“世界大河歌会”上,陈帮贵等3人演唱的川江号子又震惊了世界音坛……
川江号子从此被世人所识,成为人类与大自然抗争的生命赞歌!